中新社北京7月31日电 综合消息: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西共体)领导人当地时间30日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召开紧急会议并发表声明,要求尼日尔政变军人立即释放巴祖姆并恢复其总统职权。非洲联盟(非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29日发表公报,要求无条件释放巴祖姆,同时要求尼日尔政变军人在15天内恢复宪法政府。
综合路透社、法新社等多家外媒消息,西共体领导人在紧急会议后发表联合声明。声明强烈谴责企图推翻尼日尔宪法秩序和非法扣押巴祖姆及其他人员的行为,表示巴祖姆仍是西共体、非盟以及国际社会承认的尼日尔合法领导人,要求参与政变的军人立即释放巴祖姆并恢复其总统职权,完全恢复尼日尔的宪法秩序。
声明称,相关要求如在一周内得不到满足,西共体将采取包括军事干预在内的一切措施,确保恢复尼日尔的宪法秩序。
声明还称,西共体领导人一致同意立即对尼日尔以及参与政变的尼日尔军人实施制裁,其中包括关闭西共体成员国与尼日尔之间的空中和陆地边界,禁止商业航班往来尼日尔,暂停西共体成员国和尼日尔之间的商业和金融活动,冻结尼日尔政府和国有企业在西共体央行以及相关商业银行的资产,对参与政变的军人及相关人员实施旅行禁令并冻结他们的资产等。
非洲联盟(非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29日发表公报,要求立即无条件释放巴祖姆及其他被扣押人员,同时要求尼日尔军人无条件返回军营,并在15天内恢复宪法政府。非盟公报称,如果被扣押人员的权利得不到尊重,理事会将采取必要行动,对肇事者采取惩罚性措施。
尼日尔总统卫队部分军人26日扣押该国总统巴祖姆,宣布由军人政权接管国家事务。尼日尔政变军人领导人奇亚尼28日就任保卫祖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并签署声明,宣布暂停实施宪法并解散政府。
联合国安理会28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尼日尔政变,要求立即无条件释放巴祖姆。连日来,欧盟和法国、英国、西班牙等陆续发表声明,谴责尼日尔政变,要求尼日尔政变军人释放巴祖姆,恢复其总统职权,并宣布切断对尼日尔财政支持和长期发展援助、暂停与尼日尔双边合作等措施。(完) 【编辑:陈彩霞】
7月29日,英国《金融时报》发布了对德国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史蒂凡·哈通的采访文章,这位欧洲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掌门人”表示,欧洲国家不应该炒作“企业在华风险”,而是要致力于提高欧盟的竞争力。他直言,欧洲无法通过“孤立自己”来降低风险。
报道称,一段时间以来,受到地缘政治因素影响,欧洲一些国家开始担心企业“对中国的依赖”,“去风险”一词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本月早些时候,德国政府还发布了首个“中国战略”,以“去风险”的名义警告德国企业减少对华依赖。
但哈通认为,欧洲各国政府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提高欧盟竞争力上,而不是炒作欧洲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的“风险”。他在德国斯图加特的博世集团总部对《金融时报》表示,如果欧洲人想要保持竞争力,各国政府就需要把改善单一市场作为目标。
他指出,欧盟27国内部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你时常会发现,在很多领域里,欧洲国家之间的壁垒和进出口关系要比在欧洲以外做生意更加糟糕。”
在哈通看来,对“去风险”话题的关注至少意味着,欧洲政客们确实在研究“欧洲企业的利益所在”这一问题。但他直言,“‘去风险’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术语,因为它说得太简单了……你无法通过孤立自己来降低风险。”
《金融时报》称,中国在新兴的电动汽车产业中占据优势地位,欧洲汽车行业正努力跟上这场全球竞争的步伐。博世去年表示,将斥资20亿欧元培训部分员工,以更好地适应电动汽车时代。本月早些时候,博世还宣布将向氢技术的研发与制造投资25亿欧元。
中国市场在博世集团的业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去年,博世882亿欧元(约合6936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中,有大约一半来自欧洲以外的地区。英国路透社2月报道称,博世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约占到其全球总销售额的五分之一。
在过去十年间,博世在中国市场的累计投资额超过500亿元人民币。今年1月,博世宣布投资10亿美元,在苏州打造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及自动驾驶研发制造基地。哈通当时在声明中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充满希望和活力。作为一家跨国企业,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该国本土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
对于部分西方政客炒作的“脱钩”议题,已有欧洲多家企业高管发出警告。4月,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接受《图片报》采访时强调,中国与欧洲、美国等全球经济主要参与者关系密切,与中国“脱钩”是不现实的,只会让德国大部分产业面临风险。
德国默克集团首席执行官葛丽鹤也在6月的一场记者活动上表示,解除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将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她希望通过对话缓和中国与西方大国间的紧张关系。葛丽鹤提醒说,“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福祉,带来了更多创新与合作,而我们却正冒着失去它的风险。”(观察者网) 【编辑:苏亦瑜】